文聘、乐进大战关羽、苏非于青泥寻口,与赤壁之战无关

#黄州赤壁古战场研究会筹备小组#王琳祥2022-08-18

《三国志·魏书·文聘传》载:“文聘字仲业,南阳宛人也,为刘表大将,使御北方。表死,其子琮立。太祖征荆州,琮举州降,呼聘欲...

《三国志·魏书·文聘传》载:“文聘字仲业,南阳宛人也,为刘表大将,使御北方。表死,其子琮立。太祖征荆州,琮举州降,呼聘欲与俱,聘曰:‘聘不能全州,当待罪而已。’太祖济汉,聘乃诣太祖,太祖问曰:‘来何迟邪?’聘曰:‘先日不能輔弼刘荆州以奉国家,荆州虽没,常愿据守汉川,保全土境,生不负于孤弱,死无愧于地下,而计不得已,以至于此。实怀悲惭,无颜早见耳。’遂欷歔流涕。太祖为之怆然,曰:‘仲业,卿真忠臣也。’厚礼待之。授聘兵,使与曹纯追讨刘备于长阪。太祖先定荆州,江夏与吴接,民心不安,乃以聘为江夏太守,使典北兵,委以边事,赐爵关内侯。与乐进讨关羽于寻口,有功,进封延寿亭侯,加讨逆将军。又攻羽重辎于汉津,烧其船于荆城。”

以上文字,是记述曹操(155―220)在世之时,文聘由荆州牧刘表的大将变为曹操荆州江夏郡太守的前后过程。其间记述着几个可圈可点的事件,如刘琮举州降曹,欲与文聘同往,但文聘不愿与刘琮在一起,待到原荆州所有官吏向曹操俯首之后,文聘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最后来见曹操。当曹操问他“来何迟邪”时,文聘的回答却令曹操为之怆然,叹曰:“仲业,卿真忠臣也。”故而厚礼待之。又,曹操欣赏文聘,授其兵,使与曹纯追讨刘备于长阪。又,曹操不血仞而得荆州,而江夏郡与吴接壤,民心不安,故曹操任命文聘为江夏太守,使典北兵,委以边事,赐爵关内侯。

以上三件事情,与赤壁之战相关。

赤壁之战发生后,曹操北还许都,留乐进驻守襄阳,徐晃守樊城,满宠守当阳。

当时,孙刘联军沿江西上攻打南郡江陵城,关羽、苏非等受命拦截乐进、徐晃与满宠的来犯。

在此期间,徐晃、满宠出兵援助驻守江陵城的曹仁,追讨关羽于汉津,夹击周瑜于江陵。

《三国志·魏书·徐晃传》载:“从征荆州,别屯樊,讨中庐、临沮、宜城贼。又与满宠讨关羽于汉津,与曹仁击周瑜于江陵。”

《三国志·魏书·满宠传》载:“建安十三年,从太祖征荆州。大军还,留宠行奋威将军,屯当阳。”

建安十七年(212年),刘备入川,欲图刘璋的地盘益州。因庞统战死,刘备将诸葛亮从荆州调到身边,拜关羽董督荆州事。

在此期间,江夏太守文聘与襄阳太守乐进合击关羽、苏非等于寻口、青泥。

     《三国志·魏书·乐进传》载:“后从平荆州,留屯襄阳,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南郡诸郡山后蛮来诣(乐)进降。”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容貌短小,以胆烈为曹操所重用。

《三国志·魏书·文聘传》载:“与乐进讨关羽于寻口,有功,进封延寿亭侯,加讨逆将军。又攻羽重辎于汉津,烧其船于荆城。”

寻口,在江夏郡安陆西南。汉津,今湖北钟祥县境内。荆城,在竟陵附近。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载:“十六年,益州牧刘璋遥闻曹公将遣锺繇等向汉中讨张鲁,内怀恐惧。……明年,曹公征孙权,权呼先主自救。先主遣使告璋曰:“曹心征吴,吴忧危急。孙氏与孤本为唇齿,又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今不往救羽,(乐)进必大克,转侵州界,其忧有甚于鲁。鲁自守之贼,不足虑也。”

青泥,山名,在荆州境内。清初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说﹕“(襄阳)府西北三十里,自均房间东去,达于汉江。后汉建安中,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距。”一说青泥,山名,在江夏郡竟陵(今湖北天门市)境内。

“青泥之战”,是以关羽失败而告终。

从刘备与刘璋的书信中,可以看出乐进、文聘曾在青泥与关羽发生战事,时间是在建安十七年,也就是公元212年。在此之前,荆州由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镇守,其所控制地域北线在长江和汉水之间。曹操此时占据荆州襄阳郡、南阳郡一带。当时的曹操正在濡须口与孙权对峙。

“青泥之战”发生在刘备、诸葛亮皆在西川、关羽董督荆州事时期,曹操与孙权相持于濡须口,但没有取得战功,从而导致乐进与文聘也没有取得更大的成果,“青泥之战”的知名度也相对来说并不算高。换言之,乐进、文聘虽然击败了关羽、苏非,但对魏、蜀、吴三国割据的局面没有大的影响。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载:“从先主就刘表。表卒,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阳长阪,先主斜趋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

以上文字表明,关羽受刘备之命,乘樊城襄阳数百艘战船顺汉水而下前往江陵。途中与斜趋汉津的刘备相遇后共到夏口。文字也表明,关羽一行没有与文聘发生战事。

综上所述,文聘、乐进大战关羽、苏非于青泥寻口,但与赤壁之战无关。

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