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名都小区:下沉党员开展“一下三民”活动 架起双向奔赴“连心桥”
“这套衣服颜色正,透气,大方,穿起来真舒服!原来想着党支部给我们搞一套就不错了,哪知道一下子给我们准备了四套衣服,我们真是太高兴了!”6月20日早晨,江岸名都小区舞蹈队的阿姨们格外开心。一曲舞毕,30名队员穿着小区统一配发的训练服,相互拍照发朋友圈,气氛热烈。
这是黄州区江岸名都小区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主题实践活动的一个小缩影。从6月1日起至6月15日,这个小区的综合党支部组织开展了一场名为“与好邻居做好朋友”的集中入户走访行动,全体下沉党员佩戴党徽、亮明身份,深入到楼层包联网格,一户不漏,应访尽访。党员石晶、入党发展对象沈晓琳在入户过程中,了解到小区舞蹈队缺少服装,便共同领办了这个微心愿。经过与爱心商家沟通,30套共120件训练服很快到位,于是就有了前述的一幕。
为把活动做深做实,小区综合党支部以建立“民情档案”为切口,重点了解居民家庭的车辆、犬只、家庭成员身心健康、就业就学、疫苗接种、邻里矛盾等基本信息,侧重关注居民最关心的违停、违建、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环境保护、权益保障等问题,听取、记录群众诉求和心愿。江岸名都小区综合党支部副书记邓晓云介绍:“为了更加全面地收集社情民意,我们特别将活动的时间设计得比较长,就是为了让已经下沉到楼层网格的党员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与自己的左邻右舍沟通交流。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活动让党员群众能够互相信任,听最真的话,解决最实际的问题,实现双向奔赴,让下沉服务提质增效。”
不仅要收集问题,还要能解决问题。第七党小组在走访过程中,发现邻居们普遍反映小区垃圾中转站声音扰民和味道难闻的问题,一些邻居正在准备材料走信访通道。市人社局下沉党员田来、区市场监管局下沉党员吴杰联合领办了这一事项。他们一方面调阅规划图纸,一方面与相关楼栋居民座谈沟通,连续多次协调组织召开有小区“三驾马车”及社区、城管、环卫等职能部门参加的协调会,本着可操作、能执行的原则进行了多轮磋商,最终达成共识。
6月19日下午,小区物业公司向小区综合党支部、业委会和全体业主反馈关于解决7号楼垃圾中转站问题的初步意见:小区垃圾中转站迁出小区,原7栋以西转角处的垃圾中转站退还公共车位给全体业主。消息一经公布,七号楼微信群里一片欢腾。“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们楼栋一百多户居民八年多的时间,想不到只花了八天的时间就解决了,结果符合我们的愿望,我们很满意。”七栋居民涂三妹高兴地说。
深入楼层“接地气”,服务邻居“零距离”。在大走访过程中,党员不仅仅敲开了群众的家门,也打开了群众的心门。市中心医院下沉党员余欢的一位服务对象长期不在家,余欢就在下班途中绕道到这位邻居经营的店铺中了解情况;正在上网课的华北电力大学学生易云菲在完成建档后,主动要求协助党员工作;一号楼下沉党员力量不足,志愿者胡春梅、张男智、汪美虹成为了第一党小组的“编外组员”。“入户过程中,我会特意准备一些小零食小纪念品给邻居们,邻居们看见我来了,也会招呼我在她们家吃晚饭,还给我切西瓜。”区司法局下沉党员郑愿说,“一些邻居跟我反映小区里还存在高空抛物、楼顶漏水、停车不规范等问题,我是从事法律服务工作的,我准备利用我的服务方向和专业知识,领办小区里的普法活动。”
截至6月20日,活动共回收有效“民情档案”800余份。接下来,小区综合党支部将启动联席机制,对收集到的各类“急难愁盼”信息和线索进行整理、归类,及时研判。“属小区“三驾马车”职能工作的,及时分配到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办理,限时办结。对不属于小区自治范畴或自我调节能力范围内的,由小区综合党支部向有关部门反映,建立问题台账销号机制,包联党员负责跟踪办理进度。”江岸名都小区综合党支部副书记邓晓云说。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